书香校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

时间: 2018年05月25日

地点: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

摘要:“腹有诗书气自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在实施发现教育育多元之才的办学理念下重视学生读好书习惯培养。开展“书香润校园 ,诵读千古文章”,传承华夏文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书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经典诵读声中,孩子们不仅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变得更加的规矩,可爱,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孩子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提高学生文化和文明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在实施发现教育育多元之才的办学理念下重视学生读好书习惯培养。开展“书香润校园 ,诵读千古文章”,传承华夏文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书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经典诵读声中,孩子们不仅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变得更加的规矩,可爱,有礼

有节,而这将为孩子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提高学生文化和文明素养。

一、制定活动方案,选择适合的实施策略。

该校把经典诵读作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学期初制定了《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方案》。根据学生的实际编写古诗文为教材,开展诵读活动。而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承认个体差异,不求程度整齐划一。其校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引导学生学习要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

二、创建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1.学校以学校教师阅览室外墙文化——世界十大图书馆和学生阅览室外墙文化的中国十大图书馆的宣传资料,鼓励学生走进书的世界,博览群书。

2.利用图书馆、阅览室、走廊、班级的图书阅读书架,为学生提供阅读方便,随手可以挑选喜欢的图书阅读。

3.学校为学生准备了阅读积累本,随时可以记录自己阅读时遇到的好词好句、美段美文和随笔。

4.学校宣传栏随时展示学生的心得体会,定期印刷学生微小说等文学创作读本。

三、开展多彩活动,搭建交流平台。

1.课前五分钟诗词秀

课前五分钟吟首诗,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语文课课前五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五分钟”吟诵展示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2“飞花令”年级对抗赛

通州区开展第一届诗词大赛,其中“飞花令”环节最受学生喜欢,更激发学生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或以诗人、或以“春”、“风”、“花”、“雨”等制定规则,每个要求两周出结果,第一周记录班级初始记录,第二周超越自己创下最终记录。每月表彰一次年级冠军班并给予一次在升旗仪式上展示的机会。

3.读书笔记分享

学校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撰写读书感受,利用好学校班级外围墙、活动展板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4.参加区图书馆组织的读书活动

每年图书馆都会有读书小状元、我的藏书票、电子书设计、红领巾读书演讲等活动,学校都会在学校初选的基础上参加上一级的评选。参加这些活动不仅是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而且小手拉大手带着家长一起参加读书活动。通过选拔活动带动学校学生全员参与,带动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5.利用网络诵读经典

如今不仅阅读纸质版的书籍了,网络随时读是当今阅读的便利。统一给学生二维码,帮助学生进入经典诵读的网络平台,读好书、分享好书。利用班主任与家长的微信平台对学生网上阅读进行指导,学生参加了网络经典诵读活动,阅读量增加,眼界开阔。

6.创建书香校园

升旗仪式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赠给每个年级一套读书卡作为争创书香校园的启动仪式。号召学生广读书、读经典、品书香,以交换读书卡的形式推荐好书。通过少先队广播站宣传各中队的优秀读书感受,开启与好书交朋友的知识列车,引领学生遨游在书的世界里。学生真切感悟经典文章之美,品味与书为友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学校在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中,获得美的体验与感受,在书中发现真善美,从而拥有幸福人生的开端。

总之,创建书香校园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