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鼠们都在忙着为过冬采集食物的时候,田鼠阿佛却独自坐在一旁,他告诉大家,他也在工作,只不过在采集另外一些东西——阳光、色彩和词汇。冬天漫长而寒冷,慢慢地,食物被大家吃光了。这时,阿佛拿出了他“采集”的那些东西……
这本书不仅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含笑带泪,从中真的了解孩子;其明净细腻的语言更是行云流水。《银汤匙》早已成为日本几代人的成长经典,是日本经典文学作家中勘助少年时的真实故事,是日本几代少年的成长必读书。夏目漱石是中勘助的大学日本文学系老师,他盛赞《银汤匙》“很美,很细腻,很有创意,粉饰雕琢却又真实,不可思议”。 日本教师桥本武带领学生用《银汤匙》代替语文教材,用三年时间精读,把近三分之二学生送进了日本高等学府——东京大学。被称为“奇迹教室”。
从上古歌谣算起,古典诗歌就陪伴我们的生活。古典诗词不仅蕴含着文辞之美,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美好的道德人格。我们常说中国是诗国,中国古代似乎人人都在背诗、谈诗、作诗、用诗,“不学诗,无以言”。对于当代青少年而言,诗词也是认识和学习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一种捷径。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谢琰老师以“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词篇目为主,选定100首古诗词,以深厚的专业素养、活泼幽默的文风,为孩子们呈现了一本诗词解读佳作。
陈平原,男,汉族,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讲座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 、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
“书香陪伴 ·诗意成长”的名家讲座进校园活动——走进平谷区第三小学。
11月13日,首都图书馆与平谷区图书馆共同举办主题为“书香陪伴 ·诗意成长”的名家讲座进校园活动,走进平谷区第三小学,与百余位师生共同分享读书与写作的知识与技巧。
8月25日,暑期渐入尾声,为了能够抓住暑假的尾巴,让暑期生活更加充实,学生们来到首都图书馆参加卢新元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四大名著之《西游记》图书馆阅读课,共有12名学生参与本次课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2009年中国少年儿童初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青少年必读丛书》编委会。该书短小精悍,幽默深刻。通常,它只用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一幅情节生动的画面,中国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便在这幅画面上得以鲜明呈现。 本书所收中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 第一类讽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例如《揠苗助长》告诉人们违反客观规律作出的愚蠢行动,是多么的荒唐可笑;《穿井得一人》说明进行调查研究,只凭道听途说和主观推想,就难免不出差错;至于《郑人买鞋》里的郑人,更是教条主义的典型。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啮镞法》说明心术不正,为一己私利不惜伤害恩人是很卑鄙的;《何待来年》、《猩猩嗜酒》劝人有错就改,不要借故推托,明知故犯;《蜈蚣自大》、《恃胜失备》教育人们不要骄傲自满,盲目轻敌。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具有讽刺性的。《强取人衣》、《高昕嗜杀》揭示出世上恶人的巧取豪夺和极端残忍;《更渡一遭》、《猫祝鼠寿》嘲讽了伪善者的虚情假意;《争雁》斥责了那种崇尚空谈,进行毫无意义的争辩的风气;《黠揉媚虎》、《山魅漆镜》指明了喜欢逢承、厌恶批评都会自食恶果;《迂儒救火》、《傅显》表现出拘守封建礼教的迂腐可笑。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整理创作的中国古代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孙悟空的形象,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2019年8月24日,在首都图书馆暑期阅读课上,来自通州区永顺小学的王红老师带领全市不同学校的10名学生共同走进童话《小王子》的内心世界,去体验他那传奇的经历和不一样的人生。
一只红鞋子总是想念着另一只红鞋子,想啊,想啊,想有一个家,一个暖暖的、亮亮的家。生命不能孤零零......小老鼠来的正是时候。小老鼠虽然是为了红鞋子鞋跟底下的那半块饼干而来,却让红鞋子找到了盼头。一只小老鼠领着一只红鞋子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一起去找寻另一只红鞋子。那场景真生动,真有趣,还带着微微的诗意!它们会找到另一只红鞋子吗?红鞋子会找到心目中的那个暖暖的、亮亮的家吗?
《弗朗兹的故事》是作者克里斯蒂娜·纽斯特林格尔对一个男童从6岁到8岁这一人生阶段进行追踪观察以后陆续写出的,看看这个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孩子过得怎么样,看看他们碰到了哪些问题,或许对大家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本书节选了其中的9个故事,它们是相对独立的,这就保证了每一本书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主题。但它们又是浑然一体的,读完了这套书,就能对儿童从身体、生理、心理成长的全过程有一个生动的了解。
初秋,天朗气清,2019年8月23日上午,青少年经典导读线下活动图书馆阅读课如约在首都图书馆开展,来自回龙观第二小学的教师卢新元,带领来自全市不同学校的17名同学共同阅读一本好书,认识一只小狐狸,领略一个奇妙的动物世界。
2019年8月22日上午,暑期图书馆阅读课在首都图书馆顺利开展,来自通州区永顺小学的王红老师,为到场的11位学生带来了一本很有意思的图书《笨狼的学校生活》,带着大家一起走进笨狼的世界。
7月20日,首都图书馆举办的“北京市青少年经典导读”活动来到永外地区。下午2:00,在永外街道图书馆的指尖书吧内,20多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在田津老师的带领下,认真的阅读经典名著《小王子》,本次活动旨在结合中外文学,让孩子培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优良习惯。
为了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增强青少年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多读书,读好书,2019年7月10日和7月17日,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房山区图书馆)两次走进房山区城关街道办事处永兴达社区,为社区的孩子们开展 “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经典导读活动。
7月17日在首都图书馆暑期图书馆阅读课上,来自房山区窦店中学的隗立旭老师带领自己班级里的四位初三年级的大姐姐,共同为在场的11位小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图书馆阅读课。
为激发儿童阅读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同时让教会家长和小朋友怎样阅读一本书,7月16日上午,广外街道图书馆邀请北师大大兴附中语文教师、区骨干教师方孟珅,在广外街道市民服务中心二层报告厅开展了“亲子阅读”青少年经典阅读《西游记》导读活动,吸引了一百二十多位家长和小朋友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