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绘本《小黑鱼》 | ||||||||
学科 | 学段: 中段 | 年级 | 三年级 | ||||||
是否已实施 | 已实施 | ||||||||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核心。合作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学会合作”是《德洛尔宣言》中阐述的终身教育理念之一。生活价值教育的12项核心价值中也谈到了“合作”、“团结”。国际儿童美德工程把“团结”列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团结合作的意识应该从孩提时代就培养起来,绘本《小黑鱼》堪称经典,图文并茂的引领孩子在精神上对团结与合作有更深的品悟与理解。 | |||||||||
教学背景分析 | |||||||||
教学内容:绘本《小黑鱼》 学生情况:喜欢绘本,对“团结与合作”有粗浅的认识,但是在日常生活的许多细节上做不到。 教学方式:阅读 品悟 教学手段:讲述 讨论 技术准备:PPT
| |||||||||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 |||||||||
1.结合文字和图画,了解故事内容,学习看绘本。 2.品悟故事中的“团结合作”和“面对困难失败不退缩,学会用智慧面对”。 | |||||||||
问题框架(可选项) | |||||||||
1、当海浪里冲出那条又快、又凶、又饿的金枪鱼时,为什么只有小黑鱼能逃走呢? 2、当小黑鱼遇到躲在礁石和海草的影子里不敢出来游的小红鱼时,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3、讨论:是什么样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呢? 4、在这个故事里,在这次团结协作的奇迹中,小鱼们各自承担了合作中的什么角色呢? 5、阅历使他变的勇敢又智慧,我们从小黑鱼那里,还可以思考点什么呢? | |||||||||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 |||||||||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 |||||||||
一、看封面 师:同学们,今天我与大家一起上一节绘本欣赏课,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绘本是《小黑鱼》 1、题目《小黑鱼》了解作者、译者 出示PPT:封面、作者、译者 师:这是本书的封面,仔细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一条小黑鱼 蓝色的大海 几条小红鱼 各种美丽的礁石 作者介绍:美国图画书大师 李欧.李奥尼,被誉为“色彩的魔术师”其他作品:小黄和小蓝 田鼠阿佛 亚历山大和发条老鼠 翻译:彭懿 儿童文学作家 我们读过许多他翻译的绘本,如《喵呜》和《好饿的小蛇》 设计意图:欣赏绘本时要关注封面和作者、译者信息,通过封面初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人物,尤其是小黑鱼和小红鱼数量的对比,清晰地的对比,感知主人公小黑鱼在本故事中的中心地位。 二、看扉页: 出示PPT:扉页 师:这是书的扉页,左右两页合起来海洋的空间更大了,在摇曳的海草间又多了很多条小红鱼,而小黑鱼还是那一条。 请大家猜一猜:这会是个怎样的故事呢? 设计意图:欣赏扉页,扩大空间感,进一步感知小黑鱼和小红鱼数量上的对比,凸显小黑鱼外表上的与众不同。猜测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三、欣赏故事 师:我们一起到大海里去看看小黑鱼的故事。 出示PPT:内页 1、 师读: 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小鱼。他们都是红色的,只有一条是黑色的,黑得就像淡菜壳。他比他的兄弟姐妹们游得都要快,他叫小黑鱼。 一个可怕的日子,从海浪里突然冲出一条又快、又凶、又饿的金枪鱼。他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走了。 他逃到了大海深处,既害怕,又孤独,伤心极了。 大海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奇妙的生命。小黑鱼游啊游,碰见一个又一个奇迹。于是,他又高兴起来了。 他看到, 2、生读: 水母像彩虹果冻…… 大龙虾走起路来像水下行走的机器…… 怪鱼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 森林似的海草长在糖果般的礁石上…… 海鳗的尾巴有多长连他自己都搞不清…… 海葵像粉红色的棕榈树,在风中起舞。 3、师读:后来,他看到了一群和自己一样的小鱼,躲在礁石和海草的影子里。 4、生读: “来游吧,一起玩儿,到处看看!”他快乐地说。 “不行,”小红鱼说:“大鱼会把我们通通吃掉的!” “可是,你们不能老躲在那儿吧?”小黑鱼说:“我们一定要想想办法。” 5、师读: 小黑鱼想啊,想啊,想啊。 突然,他说:“有了!” 6、生齐读:“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7、生读:他教他们各就各位,紧紧地游在一起。 等到他们可以游得像一条大鱼了,小黑鱼说:“我来当眼睛。” 8、生齐读:他们在清凉的早上游,在阳光灿烂的中午游,把大鱼都吓跑了。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大声的朗读故事,通过恰当的语气和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画面的观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四、封底 师:这就是小黑鱼的故事,将封面和封底连起来看,我们仿佛可以想象出小鱼们在没有危险的日子里,各自自由自在地游玩,而一旦遇到危险,他们就会立刻紧紧地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吓跑敌人。 设计意图:通过封面和封底的联系,拓展故事结尾,凸显个体、集体两个概念,而“紧紧地游在一起”是吓跑大鱼的办法,引导学生建立“集体的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的意识。 五、回顾故事,品味内涵 师:回顾小黑鱼的经历,当海浪里冲出那条又快、又凶、又饿的金枪鱼时,为什么只有小黑鱼能逃走呢? 预设:他比他的兄弟姐妹们游得都要快 齐读 师:当小黑鱼遇到躲在礁石和海草的影子里不敢出来游的小红鱼时,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预设:紧紧地游在一起,游成海里最大的鱼 师:这真是一个奇迹! 讨论:是什么样的力量创造了这个奇迹呢? 预设:合作 团结 勇气 智慧 遇到困难时不退缩,积极想办法 板书:团结 合作 设计意图:通过小鱼们两次遇险的经历,明确小黑鱼“游得快”的本领只能救自己,却失去了朋友;而“紧紧地游在一起”的办法却救得了所有的朋友,点明“团结合作”这一主题。 四、深入理解素养点: 1、PPT:合作:合作时要知道所需要的事物。有时需要一个主意,有时需要我们放弃自己的想法。有时需要我们去领导,有时需要我们去跟从…… 师:在这个故事里,在这次团结合作的奇迹中,小鱼们各自承担了合作中的什么角色呢? 预设:小黑鱼(一个主意,去领导) 小红鱼(放弃自己的想法,去跟从) 讨论:如果说出主意的小黑鱼是个小英雄的话,那么小红鱼是不是合作中的小英雄呢? 预设:合作中的每个角色都是同样重要的。团结凝聚的力量,你我他都是英雄! 2、补充小故事:《天堂和地狱》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 生读故事后,品悟出:心里想着别人,互相帮助也是一种合作 3、照片故事: (1)张雨欣教张庆智读英语 (2)课余:安静有序 (3)值日:省时又高效 师:孩子们,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中,仿佛是一家人。每天,我们在集体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我们也要像小鱼们那样团结协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创造三(3)班的奇迹。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合作中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学习合作, 进一步感悟集体中的互助与合作的力量 (4)关于合作的成语 同心协力 万众一心 同舟共济 众志成城 同仇敌忾 患难与共 同甘共苦 群策群力 (5)关于合作的格言警句 人心齐,泰山移。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设计意图:积累关于合作的成语和格言警句,通过“同、众、共、群、齐”等字眼品悟团结合作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五、联系作者,拓展主题 师:当有人问到绘本的作者李欧﹒李奥尼,想知道在他创造的所有形象中,哪一个是他。李奥尼用一支棕色的蜡笔在小黑鱼上画了一个圈,那是一个很大的圈,他又在下面画了一条横线,最后他在横线上写下一个大字:“我”。 师:无疑,在小鱼们共同创造的奇迹中,小黑鱼是个领军人物,看,当他(回放3页)独自逃到大海深处,没有因害怕、孤独而躲进礁石和水草的影子里,鼓起勇气,到处看看,发现一个又一个奇迹(回放4至9页)。当危险再次来临,他不再选择逃跑,而是想想办法。 阅历使他变的勇敢又智慧,我们从小黑鱼那里,还可以思考点什么呢?(带着疑问走出课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继续欣赏《小黑鱼》,思考小黑鱼在其他方面带给自己的感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像小黑鱼一样“遇事想想”,学会思考。 | |||||||||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 |||||||||
教学阶段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置意图 | 技术应用 | 时间安排 | ||||
创设情境 | 出示绘本 | 立刻被吸引 | 点明绘本欣赏课 | PPT | 2分 | ||||
温故知新 | 指导看封面 | 认识作者、译者及看过的相关作品 | 常识了解 | PPT | 5分 | ||||
新课讲解 | 读绘本的一部分 | 读绘本的一部分 | 了解故事 | PPT | 5分 | ||||
实践操作 | 引导回顾故事,展开讨论 | 读故事,各抒己见 | 品悟团结合作 | PPT | 5分 | ||||
分享交流 | 导读 | 声情并茂地朗读 | 读中品悟 | 10分 | |||||
效果评价 | 点评 | 倾听 | 交流思想 | 5分 | |||||
归纳总结 | 板书 | 识记关键词 | 点明素养点 | 板书 | 3分 | ||||
拓展提高 | 补充资料 | 阅读积累 | 深化素养点 | PPT | 5分 |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
评价方式 1、学生可以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 2、知道团结合作不仅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而且知道怎样去合作。 | |||||||||
评价量规
| |||||||||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 |||||||||
绘本图文并茂,看似简单,但其中蕴含着很多道理,每个读到的人都会有不同感悟。本故事里的小黑鱼看似平凡和渺小,身上却蕴含着许多可贵的精神力量:如友谊、勇气、智慧、分工、团队合作、海底世界、创意思考、领导能力、做“自己”等等,是一种精神的导引。 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关注了以下几点: 1、将绘本文字与图画的美以声情并茂大声读故事的形式整体传递给学生,让“小黑鱼”柔柔地、活灵活现地游进每个孩子的心田。 2、我班学生进入中年级,粗知“团结合作”,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远远不会与他人去合作。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我将人文素养点主要聚焦在了“团结合作”这一点上,并在做法上予以引导。授课时,学生果然对故事中“团结合作”的主题轻而易举地就感悟到了,接着我以“合作有时需要一个主意,有时需要我们放弃自己的想法。有时需要我们去领导,有时需要我们去跟从……”为引领,让学生具体分析小鱼们在游成一条大鱼时是怎样合作的,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加深了学生品悟。 3、结合故事,补充相关资料,提高品悟的深度。我将班级事例的照片展示给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又通过《地狱和天堂》这个哲理小故事引起学生思考,再通过阅读积累团结合作的成语、名言警句,帮助学生细细品味着合作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品质,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一些合作的方法。 4、关注了故事中人文素养点的外延。小黑鱼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和学生重点品悟了其中的“团结合作”之后,我又引导学生继续去感悟小黑鱼的乐观、智慧,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让小黑鱼永远“游”在学生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