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李文卓

时间: 2017年12月06日

地点: 北京

摘要:经典导读公益活动感悟

 经典导读公益活动感悟

首都师范大学  李文卓

因为自己比较喜欢读书,所以看到这个读书的志愿活动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开始选择地书籍也是偏文史类的春秋故事。既然要做导读这个工作,必不可少地就是要认真地读三遍书,第一遍了解大概的脉络,第二遍深入思考背后反映的问题,第三遍用自己的话可以讲这个故事,即使有领读的稿子,也不能代替自我的思考,同时为了深入了解关于春秋的历史我也研读了《史记》,《左传》,《资治通鉴》,这几部史书,我以为“打铁必须自身硬”,导读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带着大家读书,但是这个过程是深入浅出,需要厚积薄发的,只有自己对于史料足够熟稔,甚至对于一些稗官野史能够信手拈来,并从中遴选出有趣而深刻的部分才能够吸引孩子,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我所导读的对象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很显然,他们未来的寒窗苦读一定可以做到读书破万卷,但是,读了如此之多的书,是否能从如此卷帙浩繁的文字中收获一些东西呢?这正是我所担忧的,读书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思考的魅力,而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我引导孩子的思想,不再固定模式,而是根据孩子们的情况,更改问题,尽可能让孩子们有切身的体会,让孩子能够展现自我思考的魅力,比如有一个班的孩子比较胆怯,不敢发言,我就从孔子夹谷之会体现的“道德的勇气”来引导孩子们发言,告诉他们只要敢于保持自我,敢于独立思考你就是不折不扣的英雄,只要心不远,地便不会偏。总之我愿意看到所有的孩子们都能保持独立之思考,自由之灵魂,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哪怕和大部分人的观点是不同(往往提出和大部分人不同的观点是十分需要勇气的),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说出来的内容有道理即可。言之有理就证明孩子是在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我在提问的时候会跟孩子们说全面回答问题,不要只回答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能展示多少就展示多少,不要怕和别人重复。我希望孩子们能在读书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思考的魅力,学会深入思考,全面思考而不是浅尝辄止,借此启发孩子善良的人性,影响他们有价值的人生。

每一次听到孩子们的感谢,我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感觉自己还能够践行“为学为师,求实创新”的精神,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积累经验,孩子们在不断成长,我也在不断进步,我从来不要觉得自己像红烛一样,是在给予孩子们知识,而是觉得这一路下来自己像一颗竹子一样,和他们一起生长。

希望如果有机会还能和孩子们来分享这些优秀的作品,最后借用一句郦波老师的话,人生自是有缘, 相逢未必偶然。感谢这次活动,让我遇见这么精彩的你,感谢这次活动,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