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最后面总有一页写的是《推荐阅读书目》,因为这些书也经常是考试内容,所以不读不行。小时候的我很讨厌这种带有强制性的做法,觉得读书应该是一种兴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读书选择。有推荐书目,这个没问题,可是把推荐书籍作为考试内容,就不太合适了。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对《推荐阅读书目》抱有一些抵触心理。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慢慢地意识到,有些书确实值得每个人都来阅读。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妹妹,读完之后评价如何是一回事,但前提是,一定要认真地读过之后,才能说喜欢与否。经典之所以被称作是经典,是有其原因的。
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看到“经典导读”活动之后,我就立马报了名。在活动过程中,我负责的是一年级《神笔马良》和二年级《列那狐的故事》的导读任务。说实话,一开始,我觉得一二年级的孩子能够明白故事内容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接触到的孩子们却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不光能够明白故事内容,还能做到概括情节、续写故事、分析人物特点,真是超乎我的想象。而且,有一些孩子还能很好地把握故事主旨、揣摩作者意图,他们的发言总让我忘了和我对话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们。
在导读活动中,最后一个问题一般都是“你能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我觉得这就是阅读最本质的问题。读书并不是为了记住一个新故事、背下一些好句子、学会几种新的表达方式,这些都只是帮助我们阅读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成长。唯有如此,阅读才有意义。非常开心的是,每一次我提出这个问题,都能看到孩子们思考之后给出的回答。能够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成长,是我参加“经典导读”活动最大的收获。
感谢孩子们,感谢家长朋友们,感谢活动的组织者、联系人和其他志愿者们,在这个夏天,让经典抽出新枝、开出新花,焕发出新的生机。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坚持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成长。
“经典导读”活动志愿者 吕梦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