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在脚下》教学设计
丰体时代小学 张艺
【教学目标】
1.结合文字和图画,让学生走近书中的人物,读懂米瑞和贝利尼这两个人物形象。
2. 感悟故事传达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的人。
【教学准备】
《天空在脚下》PPT和绘本
【教学过程】
一、看封面
师:同学们,今天我与大家一起上一节绘本欣赏课,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绘本是《天空在脚下》
1、题目《天空在脚下》了解文/图作家
出示PPT:封面、作者
师:这是本书的封面,仔细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一个小女孩在走钢丝 远处都是房子的房顶 是在高空中
出示PPT:杂技人走钢丝的图片
师:这个小女孩叫米瑞,注意观察她的样貌和神态,你还发现了什么?
预设:她有着橘红色的头发 身穿蓝色的衣服 表情一点都不害怕
师:看米瑞的样子走钢丝好像挺容易似的。虽然同学们没有过高空走钢丝的体验,不过,有没有同学走过铁路、或者压过马路牙子呢?说说你当时是什么感觉?
预设:摇摇晃晃的 老掉下来 有点难
师:是呀,你们还只是在平地上走,而封面中的小女孩可是在高空之中呀!可见这件事不止难还很危险。
作者介绍:美国图画书大师 埃米莉·阿诺德·麦卡利,她三岁起就开始信手涂画,长大后一直以写作为生。正因为麦卡利从小便衷情于绘画,她不断尝试,最终促使《天空在脚下》这本书荣获美国图画书最高奖项——凯迪克金奖。
设计意图:欣赏绘本时要关注封面和作者信息,通过封面初步了解故事人物以及主要的故事情节,联系学生生活,体会“走钢丝”是一件怎样的事?
二、看扉页:
出示PPT:扉页 介绍故事的主要人物
师:这是书的扉页,你能找出米瑞和第二个故事人物吗?你猜猜他们现在认识吗?
设计意图:欣赏扉页,找到两位故事人物。(一身居家打扮的小米瑞轻盈地跨出家门,米瑞与正在查看地址的贝利尼擦身而过,继续以小跑的动态向画外跑去。)引起学生的兴趣,继续读下去。
三、欣赏故事
师:我们一起看看小米瑞和贝里尼之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出示PPT:内页
师生分角色共读:
一百多年前,巴黎有众多的戏院和音乐厅,吸引了从世界各地而来的艺人。在当时,最好的落脚处,要算是寡妇葛太太那间位于英格兰大街上的小旅店了。
远从莫斯科、纽约各地来的演员、杂耍艺人和特技高手们,都喜欢来这儿,享受葛太太的拿手菜和羽绒床。
葛太太辛苦地工作,尽量让客人住得舒舒服服的。她的女儿米瑞也是一样勤快——切洋葱、削土豆、洗床单、拖地板,没有一件不是她拿手的。
她还是一个很好的听众,最喜欢听流浪艺人们讲进城里或是旅途中的各种冒险故事。
一天傍晚,一位瘦高而且神色忧伤的陌生人来到旅店门前。他告诉葛太太,他叫贝利尼,曾经是一个走钢索的特技演员。
他说:“我需要一个房间好好休息。”
葛太太说:“我有一个房间很适合你,贝利尼先生。在后院,很清静。只是在一楼,看不到风景。”
陌生人说:“那很好,麻烦你把饭送过来,我想一个人吃。”
第二天下午,米瑞去后院收床单的时候,赫然看见那个陌生人在横跨院子的绳索上走着。米瑞看呆了,她想,一个人所能做的事情当中,这一定是最神奇的了。她的两脚发痒,恨不得能立刻跳上绳索,站在贝利尼的身边。
米瑞鼓足了勇气,开口喊道:“贝利尼先生,我想跟你学习走钢索。”贝利尼叹口气说:“那可不好。你一旦开始学了,脚就再也不愿意踩在地上了。”“请教教我吧!”米瑞恳求他,“我的脚已经不愿意了。”但是他仍然摇摇头。
米瑞每天都仔细观察他,看他的脚如何轻巧地滑上绳索,稳稳的向前走。他两眼直视前方,从不朝下看,那神情像是在做梦。
米瑞再也忍不住了,一看到贝利尼出了门,她便跳上绳索,要自己试着走一走。她站在绳索上,手臂晃动得像旋转的风车,一下子便摔到地上。贝利尼怎么走起来那么轻松呢?
米瑞想:如果我继续努力,一定学得会!
试到第十次,米瑞终于能用一只脚在绳子上保持了几秒钟的平衡。经过一整天的练习,她已经能踏出三步而不摇摆了。米瑞继续苦练,不知道摔了多少次,一星期之后,米瑞终于可以走完全程而不跌落了。她迫不及待地要表演给贝利尼看看。
贝利尼沉默了许久才说:“一开始,每个人都会失败,大部分的人都放弃了,你却能一直试下去。或许,你是有天分的。”
“谢谢你!”米瑞说。从此她每天早两小时起床,在太阳还没照进院子前,就把所有的活儿做完了。剩下的时间便用来练习。
贝利尼是个严格的老师。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眼睛不要东张西望,心里只想着脚下的绳索,想着目的地。”
当她可以稳稳地走过绳索数次都没有掉下来之后,贝利尼便教她钢索演员的礼仪。接着,又教她如何在绳子上跑动、平躺、跳跃,还有翻跟头。“我永远也不会掉下来了!”米瑞兴奋的叫道。
“不要说大话!”贝利尼说。他的语气十分严厉,把米瑞吓了一跳,她身体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只好从绳索上跳了下来。
一天晚上,一位远从伦敦著名剧院来的经纪人也住进了旅店。他在去餐厅吃饭的途中,看见了贝利尼。“在这儿看见他,实在太令人惊讶了。”他跟一块吃饭的客人们说。“看见谁呀?”一位哑剧演员问。
“当然是贝利尼呀!怎么,你们不知道贝利尼也住在这里?”
“贝利尼?那个在300多米高空、十分钟内横跨尼加拉瓜大瀑布的人?”哑剧演员问。
“不仅如此,他还在回程的中途停下来,在炭火炉上煎蛋,还开了一瓶香槟,向下面的观众们敬酒呢!”经纪人回忆着。
“我叔叔也曾经说过这些故事。”一个杂耍艺人接着说。
经纪人又说:“你们知道吗?贝利尼曾经双脚绑着篮子,横跨阿尔贝斯山;蒙着双眼,走过冒着火焰的高索;他还在巴塞罗那的上空,在绳索上发射过大炮!这个人呀,简直冷静得像一座冰山。”
米瑞跑进贝利尼的房间:“他们说的都是真的吗?”她叫着,“你真的做过那些事吗?我也要做,我要跟你一起走!”
“我不能带你走。”贝利尼回答。
“为什么?”米瑞问。
贝利尼犹豫了很久,才说:“因为我害怕。”米瑞十分震惊:“害怕?为什么?”“如果你曾经在走高索时害怕过,那种恐惧便永远不会离开。”“你一定要让它离开!”米瑞坚定的说。“我不能!”贝利尼回答。
米瑞转身跑回厨房,眼睛里含满了泪水。走高索曾经带给她那么多快乐,而现在,贝利尼的恐惧却在上面投下了阴影。
师:读到此,你能告诉我米瑞和贝利尼对走钢索的态度一样吗?
预设:不一样,米瑞走钢索时是快乐的,贝利尼却充满恐惧。
设计意图:体会主人公前后的心理变化,为之后的问题“师徒二人成功地完成了表演,
依靠的是什么力量?”做铺垫。
贝利尼在他的房间里,来回走了好几个小时。唉,让米瑞失望实在太糟糕了。黎明前,他终于想通了,如果无法面对恐惧,便再也不能面对米瑞。他知道该怎么办,但是,能成功吗?
当天晚上,经纪人回到旅店,发现贝利尼正等着他。经纪人听着他的计划,越来越兴奋。他向贝利尼保证:“你放心,我一定会做好准备。”同时,他又对自己说:“哇!我可要好好赚上一笔了!我是多么幸运啊,正好这个时候在巴黎。”
贝利尼找来了一条中间缠钢丝的绳索,又借来了一个绞盘,连夜将钢索布置好。
第二天晚上,米瑞听见街上一阵闹哄哄的。她的母亲葛太太说:“快去瞧瞧吧!也许能让你开开心。”
广场早已被人群挤的水泄不通。人太多了,一开始,米瑞几乎看不见经纪人在空中打的亮光圈。“伟大的贝利尼回来咯!”经纪人喊着。那会是真的吗?米瑞又兴奋又紧张,她的心怦怦地狂跳着。
贝利尼踏上钢索,向观众敬礼。他向前迈出一步,却僵住不动了……群众疯狂的欢呼着……但是有什么不对劲了?米瑞知道那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她跟贝利尼一样,僵在那里……
忽然间,她转身用力撞开身后的门,跑进去,飞奔上楼梯,直冲到顶楼,再爬上屋顶。
她向贝利尼伸出双手,贝利尼也微笑着向她走来。米瑞的脚一踏上高索,立时感觉受到极大的快乐。正如梦想中的那样,她在星光下横跨夜空。
“太精彩了!太精彩了!”观众们疯狂的喝彩。
“贝利尼的高徒啊!”经纪人高声叫着。他高兴的不得了,已经在计划贝利尼与米瑞的环球演出了。
至于师徒两人呢,他们想着的,只有脚下的绳索和到达的目的地。
设计意图:师生合作大声的朗读故事,通过恰当的语气和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对画面的观察,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四、回顾故事,品味内涵
师:回顾整篇故事情节,想一想,师徒二人成功地完成了表演,依靠的是什么力量?
预设:勇敢 努力 不放弃 互相支持
师:是呀!同学们所说的很多都是米瑞身上拥有的力量。
我们一起回忆米瑞学习走钢索的情节,看看她还拥有着哪些力量,我们还没说到?
情节1:米瑞鼓足了勇气,开口喊道:“贝利尼先生,我想跟你学习走钢索。”贝利尼叹口气说:“那可不好。你一旦开始学了,脚就再也不愿意踩在地上了。”“请教教我吧!”米瑞恳求他,“我的脚已经不愿意了。”但是他仍然摇摇头。
米瑞每天都仔细观察他,看他的脚如何轻巧地滑上绳索,稳稳的向前走。他两眼直视前方,从不朝下看,那神情像是在做梦。
情节2:米瑞再也忍不住了,一看到贝利尼出了门,她便跳上绳索,要自己试着走一走。她站在绳索上,手臂晃动得像旋转的风车,一下子便摔到地上。贝利尼怎么走起来来那么轻松呢?
米瑞想:如果我继续努力,一定学得会!
试到第十次,米瑞终于能用一只脚在绳子上保持了几秒钟的平衡。经过一整天的练习,她已经能踏出三步而不摇摆了。米瑞继续苦练,不知道摔了多少次,一星期之后,米瑞终于可以走完全程而不跌落了。她迫不及待地要表演给贝利尼看看。
师:从这你有看出了米瑞身上蕴含的哪种力量?
预设:坚持,不怕失败,自信
情节3:贝利尼沉默了许久才说:“一开始,每个人都会失败,大部分的人都放弃了,你却能一直试下去。或许,你是有天分的。”
“谢谢你!”米瑞说。从此她每天早两小时起床,在太阳还没照进院子前,就把所有的活儿做完了。剩下的时间便用来练习。
贝利尼是个严格的老师。他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眼睛不要东张西望,心里只想着脚下的绳索,想着目的地。”
预设:做事要专心致志,目的明确。
板书:坚持不懈 目标专一
PPT出示: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有时需要我们拿出勇气,敢于做第一次尝试
有时需要我们勤奋刻苦,付出努力
有时需要我们心无旁骛,目标专一
但更需要得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米瑞学习走钢索的情节摘要,引导学生品悟出促使贝利尼战胜恐惧,成功演出的力量,正是源于他们身上那坚持不懈、目标专一的精神。
五、深入理解素养点:
1、名人小故事:
“发明大王”爱迪生
一生有2000多项的发明。而电灯的发明更是他经过了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才有得突破性的进展。从此使人们又拥有一轮太阳!
师:当我们看到那些华美的灯饰时,请不要忘记,这一切都是由于爱迪生的坚持!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是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他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
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拿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不知用了多少墨水,写烂了多少笔头,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
师:同学们你看,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也并非一朝一夕练成的,而是他心无旁骛,目标专一,坚持的成果。
3、照片故事:
(1)郑佳琪、苑丰铄、程耀原同学的生字本展示
(2)郑雅鑫3年坚持学习舞蹈 李一晨的葫芦丝
(3)郑雅鑫竞选大队长的故事
师:孩子们,生活中,我们很多同学就是绘本中的小米瑞,做事坚持,不轻言放弃,至今取得了小小的成就。但我们也并不是尽善尽美,想想还有哪些事情需要以后我们以坚持不懈的精神去完成呢?
预设:班级值日 个人卫生 队列 ...
(4)关于坚持不懈、目标专一的成语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孜孜不倦
水滴石穿 始终如一
(5)关于合作的格言警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拉蒂默
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吴玉章
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每一位同学坚持去完成,才能取得成功。结合拓展内容增加对坚持不懈、目标专一的良好体验。
板书设计: 《天空在脚下》
勇敢
米瑞 快乐 坚持不懈
协助
贝利尼 恐惧 自信 目标专一
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