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根据参与青少年经典导读活动年级特点及书目推荐,选定了《列那狐的故事》为此次活动的讨论书目。作为假期的选读书目,一些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此书,此次该校采用网上学习与线下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班级经典导读活动。学生阅读书中故事,或撰写,或绘画,制作书评,传于平台分享,结合在平台上观看导读视频,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2017年6月5日下午,青少年导读平台特邀导读教师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焦倩副校长来到一师附小,与三(5)班一起,共享了一节兴趣盎然的阅读分享课——《列那狐的故事》。
在书香班级活动的基础上,学校组织开展了主题为“飘香的文字 动情地朗读”的读书活动:
一、朗读存折记录朗读财富
文字是有生命的,通过朗读,将跳跃在文字中的情思一一展现,鲜活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学校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朗读存折,记录朗读财富。日常,孩子们分享到群中的朗读作品:亲子共读、独诵,课堂上,朗读的课文段落,乃至课间,谁拿起一本书小声的读了起来等等,这些都由班级小小“收银员”记录“入账”,将它们存进本班的“朗读银行”。随着朗读时长的增加,学生们会看到自己的朗读财富在一点点积累。学期末统一进行展示评价。
一本小小的朗读存折,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朗读兴趣,那阵阵童声,更是让教师也沉浸其中,亲子共读、师生共读,生生扮角色朗读……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文字带来的美好。
二、朗读空间琅琅书声
一个专业的录音麦克风,一架高清摄像机,一间专业录音室,一个憨厚可掬的大熊,构成了简单又时尚的朗读空间,在这里,该校开展了为期六周,涵盖学校所有人员,包括老师、保安等所有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在内的朗读者活动。
利用每天中午一小时时间,朗读空间开展朗读者活动。按照时间安排,每周一个年级,教职员工及各班将参与人员,朗读作品名称等信息上报,由学校统一安排参与录制时间。每天中午,朗读者们或安安静静的手捧书籍,或难掩兴奋的高举着书,焦急而又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朗读时刻。“我是朗读者XXX,我要朗读的内容是,我要将它献给,我希望……”小小的朗读空间,录制的不止是朗读的内容,更是朗读者表达的情思,提出的希冀!
童话、诗词、散文、科幻小说、数学故事……朗读的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期间,朗读者的视频在学校大屏幕上播放,吸引着同学们前来驻足、欣赏。
三、拓展流通借阅处增强书香氛围
氛围是一种语言,良好的书香氛围,更有利于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校图书馆拿出部分馆藏书籍,由各班班级小图书管理员进行流通借阅处填书活动,校园的楼道拐角处、暖气上等均设置流通借阅处,丰富的各类书籍,吸引着路过学生的目光。每个流通借阅处由两名图书管理员负责定期检查、维护,书籍可借时长为两周。借阅学生通过自行填写流通借阅处内放置的借书单,包括班级、姓名、结束时间等信息,自觉自助完成书籍的借还。
四、读书展演展示大舞台
经过前期紧张的准备与排练,该校组织开展了读书展演活动,各年级将自己的读书成果一一展示。此次展演共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回眸千年文化——吟诵经典,传承古韵。第二篇章:书写诗意童年——我们的心语,我们的诗。第三篇章:阅读是最好的发现——读出滋味,读出思考。第四篇章:致未来的自己——大手牵小手,谱写梦想。
展演活动中,有四年级孩子们吟诵的经典文化弟子规、古诗等,有根据教材改编的课本剧《万年牢》,三年级的孩子们朗诵自己创作的儿童诗,五年级的孩子们的亲子阅读以及校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同台朗读。六年级孩子们精彩的故事讲述。孩子们的精彩绽放,赢得掌声连连!该校还邀请了著名朗诵艺术家:虹云、刘纪宏、李仓卯老师。他们分别朗诵了《满江红》、《岳母刺字》、《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精彩朗诵深深地震撼着与会者,台下、电视机前的孩子们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感受着读书带来的美好。
取一粒来自书籍的火种,点燃阅读的光芒。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升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孩子们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勤于读书!营造书香氛围,与书为伴,促学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