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变成了老娃娃》教学设计
丰体时代小学 潘秀云
教学目标:本书视角独特,将患了老年性失智症的外婆与小外孙女小米的身份角色进行了互换,使孩子成为了行动的主体,刻画了孩子自觉的成长。本书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将患病的外婆与小米的角色身份进行互换,非常生动形象地为孩子解释了患病的老人看上去极其反差的言行,并通过这种身份互换,让孩子产生一种主人翁的心态,使他们成为行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为患病的老人着想,帮忙关心照顾老人,实现孩子自觉地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是书的封面。是不是挺特别的?
2、首先书名就挺让人好奇的
3、外婆变成了老娃娃?这是什么意思呢?
4、一般来说,都是小女孩被老外婆抱在怀里,现在却反了过来,老外婆被小女孩抱在了怀里。这里面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
二、介绍
1、这是书的前环衬:一个红色的毛线球牵起来一条长长的红线,延伸至画面的远方。
2、这是书的扉页。一个木制的童车,上面放着箩筐和毛线球,拖下来的毛线围成了一颗心的形状。
三、品读绘本
1、“当小米还是小毛头的时候,外婆是她最喜欢的人。当她哭的时候,她不要爸爸,不要妈妈。只要外婆抱起她,她就不哭了。”你想到什么?
老师引导:
外婆出来晒衣服,小米就顶了个脸盆跟在后头
外婆和街坊邻居打招呼,小米也躲在外婆身后怯生生地看着邻居。也许,她是想跟邻居家的小狗玩?
小时候的小米和外婆就是这么要好。
小米好象又有点害羞,看起来,她好像对那只小狗更感兴趣哦
可是,当小米慢慢长大,她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和小脾气
2、“小米上学了,外婆还是像以前那样宠她爱她。小米常常跟外婆发脾气,外婆从来不生气。”你想到什么?
老师引导:
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是不是也有很多时候会这样呢,不过,就算时不时会生外婆的气,小米还是最喜欢外婆。亲人,不就是这样吗?
3、“小米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外婆煮的赤豆红枣汤。小米总要舀一勺让外婆先尝尝。
有一次,小米没能吃上赤豆红枣汤。因为外婆忘记把火关小,锅子里面的赤豆红枣汤变成了黑乎乎的硬锅巴。
以前,外婆没有这样过。”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引导:
瞧窗边上的小细节
4、“妈妈带外婆去医院了。回来后,妈妈对小米说:“外婆病了。”小米想不出外婆得了什么病。外婆走路还是那么快,看上去还是那么有精神。
小米问妈妈:“外婆得了什么病?”
妈妈说:“外婆得了遗忘病。外婆的记忆好像一只破了洞的布袋,里面装的东西会一点一点慢慢漏掉,最后,连我们是谁也会忘记。”
“连小米也会忘记吗?”小米问。
妈妈忧伤地点点头。”你想到了什么?
老师引导:
(1)我们看画面,外婆脑海里的记忆碎片一个个地随风飘逝了,但是唯独跟小米在一起的记忆还是留在脑海.
(2)这个在几乎每个画面中都有出场的毛线娃娃,也在拼命地抓着外婆的记忆,好像在说:我不要被遗忘。
(3)这个毛线娃娃就是在第一页中,外婆在编织的这个小娃娃
5、“有一天,小米放学回家,看见外婆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外婆和妈妈一起唱着小时候的童谣:“点点窝窝,猫儿做窠,青布念布,捏着算数。”
“落雨喽,打烊喽,小巴腊子开会喽!”
妈妈一开始是笑着唱,慢慢地,妈妈的眼睛里涌满了泪水。妈妈唱不下去了。
小米走上去,像妈妈那样抱住了外婆,跟着妈妈和外婆一起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引导:
外婆走了,可,小米是外婆永远的小宝宝,外婆是小米永远的老娃娃。
他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四、介绍
这是后环衬,红色的毛线一直延伸着,仿佛在串起生命连绵不断的长河。
五、总结:
1、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首本生命教育图画书,讲述祖孙三代感人至深的亲情。
谈谈读完这本书你的收获
2、这是书的网址http://sanwen.net/a/sluykbo.html,大家回去可以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