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
教学背景分析 |
教学内容:绘本《花婆婆》 《 花婆婆 》这本图画书,图美 、文美 、故事更美。每每捧读,我都爱不释手,且感动不已。作者以一颗阳光的心灵,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描绘并传递了对于“美好”、“美丽”的热爱和追寻。故事从主人公还是一个小女孩开始,讲述了其一生追寻和传播美丽的爱的故事。 教学方式: 师生共同看绘本讲故事悟情理 教学手段:讨论交流 技术准备:PPT、绘本、音乐 |
《花婆婆》教学设计
丰体时代小学 王健
人文素养点: 1、通过导读图画书,让学生明白阅读图画书要充分欣赏图片,细心观察、展开想象,再图文结合了解故事内容,从而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2、通过阅读花婆婆的故事,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播种下美的种子,感受到如果每个人努力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美丽将无处不在。 3、做一件让家里、班上和学校变得更美丽的事。 |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
(一) 激趣生疑,质疑入文。 1、同学们,最近我又读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介绍给你们。 2、(出示书的封面)自己读读书名吧!(生自由读书名,师板书课题) 大家请看封面,除了书名外,你还读到了什么信息?(作者、人物) 师相机介绍作者:这本书的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芭芭拉·库尼,由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翻译。 师相机讲述人物:看,这就是花婆婆。(手指图书封面上的人)她小小的个子,此时就站在山顶上,身穿海蓝色的裙子,外披草绿色的斗篷。海风吹开了她的斗篷,吹乱了她的头发,她似乎一点也没在意,只是深情地望着前方那条蜿蜒的小路和这条小路尽头一座靠海的小木屋。那就是花婆婆的小屋。 (打开封底,使封面和封底连成一幅画) 王老师第一次读得时候,真没想到这封面和封底连起来居然是一幅完整的图画。 3、师:(师手指名字)看到这里,有同学不禁要问了,大家为什么会叫她花婆婆呢?(生猜测,发言)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其实,花婆婆的名字是由这些花得来。(将书翻至扉页) 师:这些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花儿多美呀,它们叫鲁冰花,花婆婆和鲁冰花的故事献给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每一个人,包括你们和我。 4、师过渡:花婆婆为什么会和鲁冰花联系在一起呢?这要从花婆婆小时候说起。 (二)读文欣赏,情趣共生。此环节一直使用多媒体,出示书本图文。 (1)艾莉丝小时候的故事。 师翻书读文,学生聆听,读图读文。读到艾莉丝每天晚上坐在爷爷的大腿上,听他说一些很远的地方所发生的事情时。 师:这些地方艾莉丝都是第一次听说,她多羡慕爷爷呀!于是,每次听完故事总会说一番相同的话!(师生对读)(师板书: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 师叙述后面的文字,过渡:但是,她还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样的事。她每天起床、洗脸、吃早餐、上学、放学、做功课,这就是她的生活。渐渐地,艾莉丝长大了! (2)艾莉丝长大后做的两件事。 师翻书,继续读这个故事。问生:她还会去更远的地方旅行吗? 生:会! 师:是的,她确实去了更远的地方。 再继续读下去,读卢菲丝去热带小岛旅游的经历。 师:艾莉丝已经去了很多地方旅游了,她还会再去旅游吗?(生猜:会/不会) 师提问说“会”的同学:他还会去哪里呢?指名生回答 师过渡:这次你们都猜错了。 师接过书,继续读,读到花婆婆在海边定居。住在海边的她常常望着大海,不停想着如何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帮帮她吗?(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棒,如果我是花婆婆,一定会按你说的做了。可是,她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出示艾莉丝卧病在床的图片,不出示文字)看着画面,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师小结:同学们果真像你们想象的那样。第二年春天,她背部的伤又发作了。大部分时间,她都躺在床上。她的心情会好吗? 生答不好,说明理由。 但是,你们看,她正凝视着窗外,她看到了什么? 生:她看到了窗户下许多盛开的鲁冰花。 师小结:你们看,这就是绘本的魅力,没有文字,读图大家想象一样可以读出作者未尽的意思,读出美丽。 师:这些花哪儿来的?(翻书回前一页,指导学生再读其中一段话:新房子的前面围了一些石头,她在石头中间,开辟了一座花园,当她撒下花种子的时候,心里非常快乐。)原来,她在去年夏天撒下的种子,不知不觉地已经开花了。她从卧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花朵轻轻摇曳着。这些花给病中的卢菲丝带来了快乐,正如去年她撒下花种子时一样快乐。 (3)艾莉丝长大后做的第三件事。 师继续读这一页,读至“但是,她一直躺着,没有办法下床。” 问生:想不想知道她的身体会好起来了没有?她有没有做第三件事呢?(生:想)那还等什么,我们接着往下读吧! (生说)师问:第三件事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说说理由。 花婆婆真的做到让世界更美丽了吗? 回顾:图书馆的工作、旅行的经历、种花(板书:帮助别人、友好、环境……) 继续读:爱的传递 (三)师生共享,美丽延续。 继续读故事书至“听故事的一个孩子回答的话”。 师:这些话似曾相识啊!(生:前面小艾莉丝回答爷爷的话) 师小结:一样朴素的语言,如此美丽的文字。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努力去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美丽将无处不在。 翻至最后一页:故事结束了,美丽却在延续。 师:虽然,他们还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样的事,但那一定是一件( ) 生接: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师:故事中的花婆婆播种鲁冰花让世界更美丽,叮嘱孩子们也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也是一种美的传递。此书的作者芭芭拉.库尼用创作图画书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了花婆婆的故事,我想我们也会那样做的,为了让世界更美丽。 想一想:身边有谁像花婆婆这样的人?(学生举例) 师补充资料:交警、捐赠等 想想看,有哪些方法,能让家里、班上、学校变得更美好?(学生举例)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板书设计: 花 婆 婆 让世界更美丽的一件事 帮助别人、友好、种花……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评价方式 1、 回顾故事时,是否听得明白。 2、 能结合绘本主题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 |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
一、在阅读的过程中渗透看绘本的一些方法,如:不要只读文字,还要仔细观察画面;不要急于看内容,要先看看封面信息,以及封面与封底的联系;要边看边想象内容等。有时,一本图画书需要反复阅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 二 通过教师大声为孩子朗读、重点处学生自读、师生共读的方式看绘本,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对学生发言没有过多约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 关注绘本表现风格的柔美,重在让孩子在故事的图文中体会美好,在《花婆婆》的故事中了解“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可以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帮助别人、可以是与人友好相处,可以是让环境更美好,还可以是不让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麻烦等等,触动孩子心灵,能给孩子们播种下美丽的种子。 四 读绘本学做人,努力带着孩子在绘本的美好意境中浸润心灵,追求课上和课外的统一,让绘本传达的主题在孩子的思想、行为方面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