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不可以》教学设计
丰体时代小学 王健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
教学背景分析 |
教学内容:绘本《大卫不可以》和《大卫惹麻烦》 两本书都是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收场于一个爱的动作 绘本的主角大卫——一个小男孩,圆圆的大脑袋上长着几根又稀又粗的头发,三角鼻子,一张嘴还满口尖牙。绘本中大卫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好的习惯让妈妈忍无可忍的一再说:“大卫,不可以”。而整个绘本中,却又始终蕴含了一条情感主线——一切的“不可以”都源于妈妈对孩子的爱,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关心、关怀着大卫的一举一动。妈妈的严厉,很多规则的约束都是为了大卫避免受到伤害,能更健康地成长。最后的结尾更让大家体会到了母子之间浓浓的温情。 学生情况: 小孩总是伴随着爸爸妈妈和老师的“不可以”、“不准”、“不要做……”之声长大的。通过《大卫,不可以》这个充满童趣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们明白父母一切的“不可以”都源于关心、关注、关怀,源于爱。从而理解父母“不”背后的良苦用心。同时也期望通过亲子共读这些绘本,引起父母教育方式上的反思。 教学方式: 师生共同看绘本讲故事悟情感 教学手段: 讨论交流 技术准备: 多媒体设备
|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
1、 能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尝试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 2、 感受绘本故事幽默诙谐的同时体验妈妈“不可以”后面爱的温暖。 |
问题框架(可选项) |
1、 大卫在做什么?怎么做的?接下去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2、 在生活中,你的妈妈什么情况下会对你说:“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妈妈在说不可以的时候她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
第一部分:精读《大卫不可以》 一、导读封面,定位阅读“不可以”的角度 1、 书名《大卫,不可以》,作者的名字大卫.香农。 2、认识大卫:大卫长的什么样子呀? 3、师按问题顺序讲述:大卫在做什么?怎么做的?接下去很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难怪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 设计意图:通过看封面了解看这本书的大概步骤:做什么——怎么做——接下来会怎样——难怪大卫的妈妈会说( ) (二)细读绘本,了解各个“不可以”的爱意 一读:一页一页的进行,师生依据“大卫做什么——怎么做——难怪大卫的妈妈会说( )”的顺序一起聊绘本内容(共13页) 设计意图:大胆想象、表达绘本故事,了解大卫是一个整天捣乱的“坏小子”。 二读: 结合妈妈叉腰图感受妈妈的心情,例:(师说)“当大卫站在椅子上够高处的糖果罐时,妈妈说:(生接)大卫,不可以 采访:作为妈妈,您为什么这样对大卫说? 当大卫满身泥巴回到家里时,妈妈说: 当大卫一边洗澡一边玩时, 当大卫光着小屁股跑到大街上时, 当大卫拿着锅铲奏乐时, 当大卫拿食物创作时, 当大卫暴饮暴食时, 当大卫看超人正入迷时, 当大卫扮超人行侠仗义时, 当大卫(动作)时 大卫看宇宙飞船正专注时, 大卫刚准备发球, 看着满地的花瓶碎片, 设计意图:换位思考,体验妈妈说“不”的良苦用心 继续读:当大卫看着花瓶的碎片默默地流泪时,听到了:宝贝来这里!(老师张开怀抱读) (配乐)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的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 设计意图:明白一切的“不可以”都源于爱,体验妈妈爱的温暖 三读绘本:完整的边看边读,完整的欣赏过程中体验情感 (三)情感升华,知生活中“不可以”的暖意 这本书是作者模仿自己五岁时画的画而创作出来的!创作背景和不可以的作用 在生活中,你的妈妈什么时候会对你说:“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妈妈在说不可以的时候她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小组交流(课件出示书的封底,写满了英文的“不”) 第二部分:略读《大卫惹麻烦》 学生自由读 师:经常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 设计意图:用上面阅读此书的思维方式去读,延伸体会妈妈 “不可以”的用心,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理解与感恩。
|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
评价方式 课堂生成: 1、我要让小伙伴听明白我讲的故事,和小伙伴一起把感兴趣的故事说一说。 2、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围绕一个意思或题目,一定的顺序把话说清楚,说明白。 3、老师、家长关心爱护我,我要学会理解老师和家长的做法。 |
评价量规
|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
本教学设计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看绘本讲故事的方式,轻松幽默。 本教学设计让学生与主人公的经历和感受合二为一,让学生既能置身故事,又能抽离出来思考问题,不是通过生硬的讲道理,而是关注孩子感受的角度去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 |